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RCT视界丨储能行业月度观察(2023.05)

2023-06-02

储能联盟成立!与会者强调储能系统将会更灵活地帮助欧洲脱碳

据外媒报道,储能联盟(Energy Storage Coalition) 于2023年5月4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宣布正式成立,成立该组织旨在通过部署储能解决方案为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提供支持,从而加速欧洲能源系统的脱碳。

储能联盟的合作伙伴对于储能系统如何提供灵活性,以确保欧盟实现其脱碳目标,加强能源安全,并实现更低的能源价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此次会议展示了储能系统在欧洲能源转型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实现可持续低碳未来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所有发言者都认为,提高欧洲能源系统的弹性和确保消费者负担得起的电力是至关重要的事项。

西澳大利亚州计划为2.8GWh电池储能项目提供资助

西澳大利亚州政府日前表示,计划为两个总储能容量为2.8GWh电池储能系统提供资助,这将是澳大利亚迄今为止计划部署的两个规模最大电池储能项目。

在西澳大利亚州提供的28亿澳元(18.7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和输电线路升级的一揽子资金中,绝大多数资金(23亿澳元)将用于部署两个大型电池储能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电池储能项目的持续时间都将达到4小时,这标志着澳大利亚储能市场迈出了一大步。澳大利亚储能市场多年来运营的储能系统持续时间一直以1小时为主,近年来才部署了一些持续时间为1.5小时和2小时的电池储能项目。

  广东 



广东市场监管局回复《关于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提案》

5月17日,广东市场监管局公布了省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提案》答复函。文件显示,在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方面,广东省已发布DB44/T 1766-2015《电动汽车储能充电站设计规范》地方标准;在储能电池回收领域,已出台DB44/T 1369-2014《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场地要求》和 DB44/T 1371-2014《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条件》两项地方标准。

下一步,将完善新型储能产业标准体系。加强新型储能产业标准建设,细化储能电站接入电网和应用场景类型,完善接入电网系统的安全设计、测试验收、储能高效利用标准,加大新型储能领域标准供给,不断提升标准质量。

  天津 



天津和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并网型微电网

《方案》指出,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配合供电企业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适应可再生能源大比例接入需要。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完善用电需求响应机制,积极推进需求侧响应注册工作,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聚合工商业、建筑楼宇、电动汽车、储能等响应资源,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

持续增加需求侧响应能力,推动智能微电网、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等技术应用。鼓励有意愿的企业积极参与绿电交易,提高区内绿色电力消费规模。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并网型微电网,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构建与中心城区相适应的新型电力系统。

  浙江 



浙江平湖:按投资额10%给予用户侧储能项目一次性补助!最高500万元!

5月15日,浙江省平湖市公开征求《关于促进平湖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

鼓励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和有效调峰作用的新型储能及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建设。以试点示范带动储能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电网侧和园区共享储能,科学引导用户侧储能发展。

对企业投资经备案,且容量1MW及以上具有示范意义的用户侧典型场景储能项目,且全量数据接入平湖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调控的,按实际设备投资总金额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限额500万元




  江苏 



无锡市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力争到2030年氢能和储能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

5月18日无锡市发改委发布《无锡市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其中提到,无锡市到2025年,展望到2030年,基本形成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应用示范成效初显,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材料-生产组装-系统应用”储能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到2030年,氢能和储能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

从竞争态势来看,无锡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统筹布局,协同联动。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科学引领,坚持全市发展“一盘棋”,深化市区(市)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强化氢能和储能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储能应用多元化发展模式,形成技术、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生态。


储能电芯发展四大趋势


过去几年,全球储能电池的市场格局发生巨变,中国电池企业逐渐“击败”韩国系电池企业,一跃成为全球主要供给方。基于此发展趋势,预计未来两年,中国电池企业的出货量与海外品牌之间的差距持续拉大。

从需求端来看,280Ah大容量电芯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一半。部分业主对300Ah大电芯的关注度快速上升,华能、中国能建等业主方在其最新储能电池招标中均要求单体容量不低于280Ah。高工储能获悉,海辰储能320Ah储能电芯、国轩高科300Ah储能电芯等已经相继获得订单。

从供给侧来看,国内已有海辰储能、天合储能、远景动力、鹏辉能源、瑞浦兰钧、海基新能源、亿纬锂能、楚能新能源、蜂巢智储、国轩高科、比亚迪等超10家电芯企业推出300Ah及以上电池产品。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对改善新能源电源的系统友好性、改善负荷需求特性、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储能具有快速响应、双向调节、环境适应性强等技术优势,规模化应用将对能源转型、电网格局、电源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储能来配合常规电源,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

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两类方式。其中,抽水蓄能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的储能技术,适合规模化开发建设。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电力为主要输出形式的各类储能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新型储能可与抽水蓄能在源侧、网侧、荷侧形成不同的功能互补,共同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支撑。

赛点将至 储能行业迎迅猛增长期

目前储能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储能在整个绿色低碳产业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预计2025年新型储能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到2030年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国内累计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2023年工商业储能将加速爆发。国内储能产品在海外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就短期的价格、市场、政策波动,以及远期“双碳”政策而言,储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非常大。

紧跟全球储能市场变化,产业链企业、跨界企业越来越多走出国门,将储能产品带向国际,推动践行“双碳”目标。据国家能源局官网消息,截至2022年7月,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与30多个能源类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建立合作关系。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注:文章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后删除

分享: